- 產品詳情
- 聯系方式
- 產品品牌:凱恩利機械
- 供貨總量:不限
- 價格說明:議定
- 包裝說明:不限
- 物流說明:貨運及物流
- 交貨說明:按訂單
- 有效期至:長期有效
數控車床、凱恩利機械(在線咨詢)、江門市數控車床 :
CNC數控車床,東莞數控車床,深圳數控車床車間編程的軟件解決方案
車間的編程功能尤其對單件生產及中/小批量生產意義重大 – 并在將來未來很長時間內持續發揮重要作用。因此,先進方式是使用循環,車削、銑削和鉆孔的標準循環早已是現代化數控系統的功能范圍。
基于數十年的應用經驗,DMG MORI已超越標準循環,現在為用戶提供車削/車銑復合加工或銑削/銑車復合領域的24款獨有的DMG MORI加工循環。車間操作人員用參數化上下文菜單以對話方式直接在機床上對復雜加工任務進行車間編程,編程速度提升達60%。
這里,典型案例是5軸插補的自由曲面加工以及齒輪加工或齒輪生產的多個循環。其他主要循環包括機床、工件及刀具防護的機床防護控制,檢測和修正4軸及5軸機床運動特性精度的3D quickSET ,或根據工作臺負載只需按下按鈕就能調節進給驅動的面向加工工藝的循環。
車間的編程功能尤其對單件生產及中/小批量生產意義重大。24款DMG MORI特有的加工循環用對話方式直接在機床上編程,編程速度提高60%。其中,齒輪加工的多個循環是特別的亮點。
也就是說,DMG MORI將人的潛能視為成功實施新生產理念的關鍵因素,而未來的發展趨勢將圍繞著智能工廠的建設所展開。
一、希望你能早點來我廠看機
我真誠的希望你能早點來我廠看機,我工廠現場一直保持有20-30臺現可看;可以操作;可供你參觀、學習、試機、打樣。同時為了增加你對我廠產品使用情況的認識,也可以安排你到我們的客戶處參觀訪問,我也可以帶你去我客戶處參觀,看一下客戶的加工情況和使用情況?。ìF場所見所聞:現場的產品能說明問題)!
二、凱恩利機床已遷入自建工業城 、
1. 凱恩利機床廠擴大規模:搬入中山市自建工業園(自已的工業用地,自已建的廠房,有完全的產權)!
三、 CKX46C-Y數控車床(標準46機型-排刀機+帶Y軸+端銑2頭+Y軸側銑3頭)—高配配置 已調試成功,即將出貨!
新年簽約分享和感謝:1. 廣州白云區秀水村潘老板在2016-02-20 訂購凱恩利46車銑機一批(機型:CKX46C-Y數控車床(標準46機型-排刀機+帶Y軸+端銑2頭+Y軸側銑3頭)—高配配置)。(出貨時間:在2016年3月15日-30日之前)
2.培訓計劃:在出貨前;買方客戶可以派1-2個技術員到生產廠家來學習;我公司有專門的技術工程師進行專門的培訓和教育;直到學習熟練為止;出貨到買方工廠后;再進行現場安裝和機器調試培訓!一般的故障排除方法和操作系統的培訓。
3.為了歡接新的銷售旺季(2016年2月-8月份):年前已裝了36臺現機,可以馬上交貨(25、36、46、52排刀機、刀塔機、車銑復合機均有),希望有購機意向的客戶,來電話與我聯絡溫生(銷售經理)
中國制造2025時代 就業崗位正在發生大規模遷移(第壹篇)
2015年5月,國務院印發了《中國制造2025》,這是我國實施制造強國戰略第填第壹個10年行動綱領?!爸袊圃?025”的提出對我國制造產業變革影響深遠,對企業人才的需求提出了新的要求。作為為產業培養技術技能型人才的高等職業院校,需要面對“中國制造2025”發展新趨勢,優化人才培養模式,努力減少用人企業與在校課程之間的差距。
機器換人就在眼前
“中國制造2025”中提出,要以智能制造為突破口和主攻方向。智能制造的核心是建立智能工廠和數字車間,發展智能裝備,實現智能生產。
結合產業現狀和“中國制造2025”所規劃的發展路徑,我們可以得出中國智能制造行業的未來發展將呈現以下趨勢:
一是設備智能化改造升級比想象中要來得快。一方面由于國家政策驅動,各地根據“中國制造2025”戰略規劃出臺相關的政策,明確給出技術改造的時間
表,2017年將迎來大范圍的設備改造,制造類規模生產企業將有一半實現全自動化生產;另一方面由于勞動力成本增加,招工困難,促使企業采取機器代替人。
二是工業機器人產業快速發展。到2020年,我國每萬名制造業工人擁有機器人將達到100臺以上,這是工信部制定中的我國機器人技術路線圖及機器人產業“十三五”規劃的目標。
三是“互聯網 裝備制造業”催生新的生產模式,成為創新熱點?!盎ヂ摼W ”使得制造業呈現制造業服務化、定制個性化、組織分散化、制造資源云端化四大新趨勢,帶給傳統企業決策方式、業務模式和經營思路等諸多方面的巨大轉變。
四是智能裝備和產品快速發展,制造過程實現智能化。在“智能制造裝備”領域,以上檔次數控機床、工業機器人、增材制造裝備、新型傳感器、智能儀表等為重點突破方向;在“制造過程智能化”領域,以數據互聯為核心,以互聯網技術為主導的新技術,將有效縮短產品研制周期、降低運營成本、提高生產效率、提升產品質量、降低資源消耗,提供個性化產品。